默认分享图标必须300*300
资讯 - 吴初伟

【工美集专访】亚太地区手工艺大师吴初伟:微言大义见诸刀端

吴初伟2021-11-10
      超越自己,是世间头等难事。
      说起“东阳木雕”,就不得不提吴初伟大师。他是东阳木雕国家非遗传承人、亚太地区手工艺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首位担任复旦大学客座教授的工艺美术大师……

 

少年初伟
      生于1946年的吴初伟,爷爷是清末秀才,父亲是拥有少将军衔的抗日名将,毕业于南京政法大学。家学渊源,他继承了祖辈的才思敏捷及聪颖刻苦,也兼具父辈运筹帷幄的雄才大略,从小就有书卷气。
      16岁那年,他挑上姑母给他打造的雕刻工具,开始学习木雕。三年之后,正值全国上下“破四旧”,东阳木雕的表现内容受到了极大限制,作品中不得出现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等形象,村里的长辈纷纷劝说年轻的吴初伟改行。但是,执拗的他咬定青山不放松,选择了坚守。“千田万贯,不如手艺傍身。”年轻的吴初伟认定了这条路。



      东阳的古建筑本身就是一部木雕的绚丽史书。据东阳《康熙新志》载,唐太和年间,东阳冯高楼村的冯宿、冯定两兄弟曾分任吏部尚书和工部尚书,其宅院“高楼画栏耀人目,其下步廊几半里”,东阳木雕在唐朝时已具备雏形。在那些散落在老祠堂、大宅院、古民居里的木雕石刻前,少年吴初伟驻足凝视,细心揣摩精美的雕刻细节,为他未来的木雕艺术创作积累了许多灵感。



      “天有时, 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吴初伟正是秉承这个信仰,对每一道技艺都不遗余力,对每一件器物都精雕细琢。先观察、再临摹、继而融合、再寻求创新,力求传承古人制作时的那份精、气、神,一刀一锉一锤间无不凝聚着自己的那份用心与独到创新,这也是他成就国大师的不二法宝。



微言大义见诸刀端
      他温和儒雅、满脸笑容,操着一口带有乡音的普通话,聆听他创作的心路历程与作品背后的故事,敬意由然而生!



      《红楼诗韵》是吴初伟老师参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时的成名作。作品取材于《红楼梦》中林潇湘魁夺菊花诗片段。近景人物明丽、神形各异,或嬉戏或凝视。远景曲杆围栏跨水接岸,竹折拱桥,桥栏花纹亦依稀可见。远近结合、错落有致。人美、花美、景美、情美、诗美,怒放的菊花、畅达的诗文、重阳诗会的人文盛景,它有别于传统东阳木雕所表现的‘画’,也成功让评委放下了对东阳木雕“缺乏文化”的成见。



      《曹操赠袍》是2002年外交部送给时任美国国务卿的鲍威尔访华的国礼。当时微妙复杂的国际政治环境,对设计者的政治智慧构成了极大的考验。“含蓄、内敛、优雅、从容”,再次成了吴初伟的“治艺真言”。《三国演义》里关羽千里走单骑,曹操送锦袍一件,关羽用青龙偃月刀挑起衣服。而后关羽赴曹操之宴,外套桃园结义时的旧袍,内穿曹操赠送的锦袍,以示“不忘手足情”,表明了中国对美国一贯友好的态度。微言大义见诸刀端,被誉为“盛世儒匠”。

木雕也要突破传统
      吴老最喜欢的季节是春天,这个孕育着希望的时节,让他的作品呈现出勃勃的生机。《春韵》《百猴嬉春》《寒梅迎春》《春江花月夜》等五十多件作品在国家级、省级精品评展中获最高奖项,而春天,也恰是一个推陈出新,万象更新的季节。



      做为东阳木雕领航人,他深刻体会到原创的魅力,打造属于自己艺术风格的IP,创作出让人无法模仿的作品,才能让同行感受到创新的红利。



      2000年,吴初伟创作了大型弧形落地屏《春江花月夜》,在首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上获得金奖。这件作品至今未能被人模仿,这既得益于高难的艺术壁垒,更得益于鲜明的艺术风格。多变的线条、高古的纹饰,对人物和动物等物象高度提炼,以抽象的造型给人现代美感。“整件作品就是我的梦境写照。江月依旧,而风情不同。”吴初伟说,那年他出差海南,在入夜的三亚海滩上,看到黎族青年结伴邀舞,音乐声中,明月自海上缓缓升起。这一幕让他如痴如醉,并催生了这件作品。繁复而流丽的线条穿插交织,风吹万枝而不乱,让画面既“密不透风”又“疏可跑马”,尤其是图像大胆而抽象的变形,在东阳木雕发展史上前所未有,让无数同行既心仪又望而却步。



      创意缺失、产品同质、模仿抄袭是很多古老技艺所面临的窘境,吴初伟的精品之作也屡屡被仿。《春韵》问世已近20多年,采用了弧形双面镂空雕法,作品中的人物呈扶摇直上的造型,出自他的原创。这件作品题材不落窠臼,寓意独出机杼,洋溢着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之美,获得了各方的高度好评,问世以来被同行广泛“借鉴”。但他并不是太介意,反而觉得自己的匠心得到了推广,也是一件好事。

 

      吴初伟立足东阳木雕传统工艺,“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以严谨的态度慎重推进创新,力求使自己的每项创新成果,都有普遍性的意义。他从木雕下脚料里寻找“低碳艺术”,先后创造了“朽木穿插叠雕”、“朽木整合立体雕”等技法,在提高了废弃材料利用率的同时,突破了东阳木雕平面雕刻的传统。以朽木为例,以前至多只能制作成“贴片雕”,仍处于平面浮雕的格局。2008年,吴初伟从航模制作和古建筑模型制作中得到启示,创作了《盛世神舟》。这艘大船除了底座用独木制成,其上6层船体全部用“下脚料”精雕细镂出亭台楼阁,穿插整合而成,计有888根柱子、1200根栏杆、1800个拱门……这件作品的问世,彻底改变了东阳木雕制作史上“朽木不可雕”的传统概念,实现了“小料制大作”的木雕创新。
      亭台楼阁高耸挺立,于方寸之间见神通,层楼叠榭错落有致、飞檐雕栋精美绝伦,每一根柱子、每一道门、每一扇窗都纤毫毕现,于简易朴实中见华美辉煌。如融于园林之中,登临时定生“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感慨。

收藏也是需要理由的
       “从艺60年来,我始终坚持原创,从未让人代笔设计。”这种求真求实的态度,也让吴初伟的作品从不流俗,能收藏一件吴初伟的木雕作品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情。上海养云安缦楠书房就花重金向他定制了一件木雕落地屏,作为楠书房的镇店之宝。
 


      经典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其中必然含有隽永的美、永恒的情、浩荡的气。作者要耐得住寂寞、稳得住心神,抵制急功近利、粗制滥造,有“板凳坐得十年冷”的艺术定力,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执着追求,不为一时之利而动摇、不为一时之誉而急躁,才能打造出更多扛鼎之作。
 


      1992年,台屏《史湘云醉酒》荣获“中国旅游商品”天马一等奖

      1994年,落地屏《春游大观园》获文化部举办的“中国民间艺术一绝大展铜奖”
      1996年,圆插屏《菊花会》荣获浙江省工艺美术精品展评会“特等奖”
      2000年,弧形大地屏《春江花月夜》荣获首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暨艺术精品博览会“金奖”
      2002年,弧形大地屏《百猴嬉春》荣获第三节西博会大师精品博览会“金奖”
      2003年,《景溢窗外》荣获第三届(2003·杭州)国际民间手工艺品展览“金奖”



      2004年,《红楼诗韵》《花好月圆》荣获第四届(2004·杭州)国际民间手工艺品展览“金奖”
      2005年,《溢春》荣获第五届(2005·杭州)国际民间手工艺品展览“金奖”
      2005年,《红楼诗韵》荣获首届浙江省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博览会天工最高荣誉奖
      2006年,《梦里水乡》荣获第八届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特别金奖
      2008年,《盛世龙舟》荣获第九届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金奖。



      2010年,《溢春》 被温州博物馆永久收藏
      2010年,《森林之歌》荣获中国国际旅游博览会特别荣誉奖
      2011年,《江南晨曦》荣获2011中国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特别荣誉奖
      2011年,《春韵》荣获盛开天工——中国木雕艺术展特别金奖
      2011年,《春江花月夜》 被中国木雕艺术馆永久收藏
      2011年,《红楼诗韵》 被中国木雕艺术馆永久收藏
      2013年,《国色天香》荣获第五届中国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特别荣誉奖



      2013年,《春韵》荣获第十四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2013“中国原创.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
      2013年,《幽谷逸林》 荣获第四届浙江省民间文艺映山红奖、工艺美术作品奖
      2014年,《凝春》被中国木雕城博物馆收藏
      2014年,《寒梅迎春》荣获第十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2014“中国原创.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
      2014年,《曹操赠袍》荣获第十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2014“中国原创.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
      2014年,《寒梅迎春》入围艾琳国际工艺精品奖……

东阳木雕的遗憾正在被弥补
      东阳木雕,是以平面浮雕为主的雕刻艺术。采用多层次浮雕和散点透视构图,同时保留平面的装饰,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雕梁画栋、雕饰门楣、屋椽、窗格、栏杆、飞罩挂络……东阳木雕所至之处,无不显示出古朴清雅之格调。可以说木雕艺术在古建筑中所独具的装饰作用通过东阳木雕得到了极致的呈现!



      “我们看过去的东阳木雕,都有古人的智慧在里面,许多美好的寓意、吉祥的祝福,它都不是直截了当地表现,而是用含蓄优雅的方式表达。这实际上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吴初伟说。流传至今的很多“古老体”和“雕花体”东阳木雕,需要每一位东阳木雕人细细品味与涵咏。感叹于前辈艺人对作品节奏感、韵律美的把握能力和以少胜多的装饰美的表达能力。遗憾的是,这种含蓄而优雅的人文艺术表达方式,如今正在流失。十多年前,吴初伟凭着这种感悟,经手了多幢传统民居的修缮和搬迁工作,梳理出传统木雕的代表性符号,建立了相对完整的图谱体系;更抽丝剥茧地提炼出了隐藏其中的木雕表达范式,完美表达古代建筑的神、韵、情、美。


仁厚真心对人,明智才情以学

      一个古建工程,往往需要几百张图纸,这让他的设计工作强度超高。“人到老境,精力下滑不可避免,但艺术家的创造力不能下滑。”他每天凌晨4点起床,人家是闻鸡起舞,而他是闻乐绘图。他坦言,要精研一项艺术必须要有“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的心态。”出世“对待外界的纷扰,而“入世”则是作品要反映鲜活的生活,这一出一入间,他赢得的是更多的创作时间,获得的是思维和刀法的常新。在吴初伟从艺55周年座谈会上,浙江省委宣传部原副部长高而颐深情地说,中国文化的典型人格就是追求“仁智统一”,既有仁厚之质,又有明智之资。“吴初伟就是仁智统一的人。”这样的评价吴老是当之无愧的,仁厚真心对人,明智才情以学。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75岁的吴初伟身板硬朗,依然充满了创造的激情。他说,作为国之瑰宝,古老的东阳木雕艺术,目前正处于最好的黄金时代。对于未来的创作计划,他滔滔不绝,眼里闪耀着动人的光芒……当我问他最得意的作品是哪件时?他说,大概是下一件吧!让我们期待他下一件作品的应运而生。




查看更多资料请点击链接:吴初伟-全国工艺美术大师信息库
【工美集专访】栏目介绍:讲好工艺美术大师故事,延续工艺传统文脉,让更多人领略到中华匠人的风采。
已认证大师免费报名参加专访,请联系工美集客服小丽微信:abcgyms3

阅读量 1765
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