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美新闻

非遗保护传承与传播如何扩大影响?浙江温州创新办法颇具亮点

工美集2020-01-14

      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较早的省份之一,浙江的非遗保护成果居全国首位。为什么浙江的非遗工作做得好?得益于在浙江各地,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创新做法。

      12月17日至18日,温州市非遗保护中心举行“2019年温州市非遗创新案例分享会暨媒体看非遗”活动。近年来,温州非遗在构筑非遗保护体系与机制上走在前列,推进非遗保护传承与传播工作创新,亮点频现。从非遗小吃到实地体验,从校地合作到认养制度,让我们走进这些“温州经验”。



校地合作,开辟新时代传承人培育新途径

      在温州大学的校区里,藏着一个神秘的研究机构——温州市发绣研究所。

      参观发绣研究所,你很难不被这精湛细致的艺术所折服。墙上一幅幅精彩绝伦的肖像画,无论神态动作都栩栩如生。中国刺绣艺术大师、温州市发绣研究所所长孟永国站在一旁,耐心地讲解。“温州发绣是以人类的天然色泽发丝为材料,以针为工具,在绷平整的布帛上施针度线,创造形象的艺术。这种古老的工艺最早起源于唐朝上元年间,如今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与杭绣、宁波绣、瓯绣、台绣合称浙江省五大刺绣,也是中国二十四个地域绣种之一。”

      发绣难不难?和用线刺绣有什么不同?在研究所的体验台试一下,就可以清楚地感受到。施针度线过程中,拉下的是发丝,穿上的却是构成形像的线条,手指拉的力度直接关系到发丝呈留在面料上的图案形态,若是一手重一手轻,针脚线条受力不均,会影响绣面效果。轻了,就会比较松弛,不能服帖底缎;重了,拉得太紧,底缎就会被拉皱。

      “完成一幅肖像作品,通常需要三个月的时间。”孟永国介绍,温州市发绣研究所是中国唯一的一家专门研制现代人物肖像为主的艺术机构。1991年,温州师范学院(今温州大学)成立了温州市人像绣研究所,2012年更名为温州市发绣研究所,作品题材内容广泛,艺术手法不断创新,实现了“做底补色法”,使发绣语言更加丰富,艺术表现力更强。佳作迭出,获得包括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金奖等诸多荣誉。

      发绣,只是温州非遗校地合作的一个范例。温州在大中学校内开设非遗项目研究所或保护中心等,聘请代表性传承人认培养传承人,开展研究并开展生产性保护。在文化部门的协助下,温州各大中专院校等先后聘请木活字印刷技艺、瓯塑、瓯窑、瓯剧、瓯漆技艺等代表性传承人为专职教师,通过专业授课与传统技艺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培养了数百名新型非遗传承人。温州市的这一举措,为传统工艺振兴和“瓯”字头传统文化产品的创新发展,提供了人才储备,突出了“瓯”字头具有温州地域特色的非遗项目的保护,确立了具有温州地域特色的非遗品牌。


特色活动,让非遗融入当下生活

      1月,温州本地老百姓非常期待的“年味非遗”系列活动即将登场。

      “年味非遗”通过挖掘、整合温州各种传统年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全方位展示非遗饮食项目,既有美味的、令人铭记在心的温州味道,又有有趣的、可亲自参与其中的非遗体验,既有惊艳四座的非遗传统项目展演,又有新鲜的温州旅游形象宣传,使市民在视觉、听觉、味觉等多方面享受传统春节的欢乐。

      通过每年一届的“年味非遗”活动,许多饮食类非遗项目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也迎来了新的市场。



      广进祥高粱肉,是活动中最受欢迎的产品之一。在温州人代代相传的记忆里,旧时每逢春节,总要到南货店用纸蓬包着年货送人才有新年喜人的气氛。在鹿城馆带来的“城市之礼”中,一捆由纸蓬包扎起的高梁肉造型复古,里面则是真空的独立包装,又好看又卫生,送人自用两相宜。

      广进祥创立于1896年,距今已有120多年的历史。负责人梅百亨说,这纸蓬包是温州伴手礼的标志。失败了多次之后,现在看到的成品更加精致,并在红纸的四边角绘以蝙蝠,字由书法家题写,纸张也更牢固防水。传统习俗同现代新工艺结合,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他们希望将人们对历史的怀念、对传统的继承以及送礼的质朴心意在包装上表达出来。

      “复古”的还有旧时光的生活方式。去年,老字号“广进祥”腊味铺进驻永昌堡,公司花费百余万元从福建等地收购了不少旧材料、旧器物,门店则按照明末清初老“广进祥”旧貌设计,让人仿佛穿越回到古街坊巷。

      在这之前,郑家园则作为首家非遗入驻龙湾永昌堡,纱面汤也被做出“新滋味”。在这里消费者能吃面、喝酒、购物,还能了解当地酒文化,门店俨然成为老字号的线下体验店。除此之外,他们还把永强旧有的习俗月子礼“六件”包括红糖、本地鸡蛋、鲞等重新“包装”推出,市场反响热烈。“现在二胎政策放开,我们的生意月月见涨!”郑家园老板娘说,月子套餐去年底就售出几千套。



亲历非遗,打造沉浸式体验

      在瑞安未见山,你可以一边品茶,一边体验古法蓝夹缬、茶染等印染技艺。休闲时光,还可以去隔壁的木活字印刷馆参观游玩。既能体会山水美景,又能体验古老技艺的魅力。这种以非遗研学为主题的课程,一经推出市场就受到了游客的欢迎。

      2018年以来,温州市积极探非遗保护新机制,率先在全国创新建设集非遗传承、传播、体验和旅游、公共文化服务为一体的非遗体验基地,在有效保护非遗的同时,拓展了非遗的公共文化服务功能,推进了以非遗项目的技艺体验和研学为主要内容的新型旅游目的地建设,创出了一条非遗保护与城乡经济建设相结合、与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相融合的新路子。至2019年10月,温州全市共建成市非遗体验基地29个,县级非遗体验基地70多个,举办各类体验活动5836场,167万余人次参与了非遗项目技艺的沉浸式体验。



创新制度,开启非遗保护社会化引挚

      温州素以“百工之乡”而闻名,陶器、雨伞、瓯绣等传统高手工艺经过时光的冲刷,正在市民的生活中慢慢消失,如何为它们筑起一条与现代发展相宜相通的桥梁,是很多热爱非遗文化人思考的问题。沿着青石板信步南塘街,塘河旁、绿树中掩映着“温州百工馆”,工整的五个大字悬挂门上。

      “温州人素以商行天下、智行天下、善行天下而闻名,其实这座城市还有一个名字叫‘百工之乡’。”说起名字的由来,负责人叶建武如是说。

      当初为何要建这样一个展馆?叶建武道出其中缘由,他从二十年前就对民间手工艺品着迷,经常辗转各县市区收集心爱之物。可痛心的是,他发现很多老祖宗留下来的手艺都在逐步消亡。“民间艺人缺乏展示、推广平台,手工艺品无法走出去,自然而然地在无市场的状态下隐没。”他认为,非遗文化只有融入大家的生活中,才能源远流长,继续传承与发扬的道路。

      百工馆,是温州认养模式的代表。2018年6月份,温州市在浙江省率先推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认养制度”,以政府非遗保护机构为引导,以温州市优秀历史文化保护发展基金为媒介,动员和鼓励社会团体或个人出资、出物或营造条件,资助代表性传承人开展创新、生产、传承等工作,目前共有19家单位和企业与代表性传承人签订了“认养协议”,迈开了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非遗保护工作的第一步,为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发展提供有力支其主要目的,就是开辟社会力量参与非遗保护工作的新渠道,探索非遗保护发展的新方法、新形式,开创政府引导,社会力量全面参与非遗保护工作的新局面。

      温州有丰富的文化遗存。现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2项(乐清细纹刻纸、永嘉昆剧),人类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项(瑞安市东源木活字印刷术、泰顺编梁木拱桥营造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34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45项,市非遗项目747项。整体项目数居全省前列。现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37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206位,市级代表性传承人733位,全市县级代表性传承人1676人,代表性传承团体10个,代表性传承群体18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基地、宣传展示基地、生产性保护基地、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等共63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172个。

阅读量 2900
顶部
×